什麼?清大也有平面設計資源嗎?(更)

Munus Shih
28 min readDec 29, 2018

清大作為「理工宅男大學」的印象似乎已深深烙印在大家心裡,聽到清大時總會自動連結「理工=宅男=沒美感=醜設計」,但其實清大內的平面設計力量已經慢慢崛起……

嗨囉,大家好,我是木那斯 (Munus Shih)。
是清大內最熱愛平面設計且不務正業的工科系學生,你可能在校園某處看過我的作品 (然後心想又是他),也可能聽過我的設計分享。

我曾擔任第31屆月涵文學獎、第26屆清大學生會設計指導,負責統籌草地音樂祭、清大紫荊季等大型活動;更擔任第50屆戊戌梅竹賽、第九屆人社公演主視覺設計。作品曾在交大藝文空間展出,並入圍放視大賞平面組。

我的作品集:https://munusshih.tumblr.com/

如果你是清大生,可能曾在校內看過我的作品~

清大作為理工為長的學校,缺乏平面設計科系,因此資源也比較少,很多外校的朋友們聽到清大的第一個反應就是「宅宅學校」。
「理工=宅男=沒美感=醜設計」的奇怪印象似乎深植人心,但其實校內的設計風氣一直在進步中,不管是學生活動設計或是與校方合作的作品,在水準與多元性方面也都有很大的提升。
在這片沙漠中,仍然可以挖出一些東西來。

鄭維愷負責設計的紫荊季,是我擔任學生部設計指導時最重要的專案,當時就是直接跟學務處合作

以下我將分享我在清大內部發現的所有平面設計資源,希望對校內喜歡或希望接觸平面設計的各位有幫助,更一舉打破外界對於清大錯誤的既定印象。

內容將會分成三個部分,分別是基礎課程、自學資源以及實務經驗,大家可以自由選擇內容閱讀就好(沒有連貫性)。

一、基礎課程

平面設計 Graphic Design

授課教師:徐慈璟
(交大應藝所博士候選,視傳組兼任講師,曾通過「教育部菁英計畫」留學美國知名設計學院Pratt Institute)
開課系所:清華學院、非通識課僅能以加簽方式選上
時間/地點/學分:禮拜一567節 / 教育館 R102 / 3學分
涼度/甜度:冷暖自知、完美比例

課程內容:
原本是設計給不分系設計組的必修課,因此內容扎實並完整。
老師依據之前在Pratt進修的經驗,有系統地規劃設計課程,大致分為「點線面基礎」、「字型排印學 (Typography) 」、「版面設計(Layout Design) 學」、「色彩學」、「印務基礎知識」等,一次囊括所有平面設計該有的基本知識。

Syllabus (參考用)

上課方式:
每回皆有課堂作業和回家作業,包括:基礎點線面實作與混和、創意字型實驗、歐文字體編排練習與實驗、排版基礎、海報練習等….,並會在下節課繳交與互評。有期中與期末project。

豐富的點線面練習。
創意字型設計練習。

每次課程基本上分成三個部分。
2小時是互評,同學之間會針對作品互相給予評價,老師也會就每個人給予建議,基本上都會講述一輪。這對於很多自學平面設計,但不知道「怎樣的設計是好的」、「為什麼要這麼設計、為什麼不行」、「我們如何運用設計原理進設計作品中」是非常有幫助的!透過實作與老師的講評,可以很清楚的認識到如何去評價設計作品這件事情。

1小時是Lecture & Lab,由老師用PPT上設計基礎知識,內容會針對這次與下次的作業內容進行補充或說明。例如開始進入字型實驗前就會講Typography歷史和經典字型的挑選,運用色彩的作業前就會講基礎色彩互動學,來到排版練習時也會開始帶入Kerning/Leading/Tracking、格線系統、格式塔、視覺引導/動線、包浩斯和現代主義等。
並會在課堂上帶大家利用實作複習這次的課程內容,例如:講到Kerning時就讓大家親手剪下文字練習調整字間距離,並給予指導。

所謂的歐文字體編排練習,是指單純利用文字和些許材質(texture)做出一系列點、線、面的變化。文字作為平面設計中的要角,這系列的練習就在嘗試抹平文字純粹作為內容的載體,而刻意強調形狀(form)並實驗將其圖像化的可能性。同時在一系列操作中感受點線面與版面構成的氣質。

| 期中 Project |
將之前歐文字體編排練習的作品集合成一本字型小書,並實際印刷。

期中發表。

| 期末 Project |
實際製作一張A1大小的創意字型海報,並實際印刷。

我的作品。

上學期期末曾舉辦過展覽,展出歷屆的小書與海報作品,並將一些視覺利用Risograph的方式延伸印刷到物品上。

2019上半年的課程結束後也在圖書館舉辦了一個展覽,詳情可以看這個活動頁面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vents/2246507715464889/

推薦原因:
課程內容精彩而紮實,授課老師非常專業且擁有豐富的業界經驗,並會在課程中給予許多實質意見。對於沒有基礎的同學,是快速打好設計基礎的一門課;對於已有基礎的同學,也是能夠精進自己、具有挑戰性的一門專業課程。

清大不乏對於平面設計有興趣的人,卻缺乏一堂完整訓練的平面設計課,相較於校內大多著重在設計思考、使用者體驗設計等內容的課程,這是唯一專注在「平面設計」上面的。

※※警告:不建議不能接受批評以及只是打算把這門課當「調養身心的通識課」的同學來修課,老師非常認真&嚴格※※

修課建議:
此課程完全不涵蓋任何設計軟體(Photoshop、Illustrator)的教學,而是扎實豐富的平面設計理論&實作課,因此建議大家可以利用這個寒假先把軟體操作補起來唷!

也可以看看我在課堂上認識的好朋友,交大插畫設計第一把交椅郭庭芸的課程心得唷~

感謝 郭庭芸Yi Chuan ChangChiung-Yao Tseng蕭巧昱 提供作品

視覺傳達設計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

(點這裡看Syllabus)

授課教師:徐慈璟
開課系所:清華學院、非通識課僅能以加簽方式選上
擋修:須修過「平面設計」
時間/地點/學分:禮拜一567節 / 教育館 R102 / 3學分
涼度/甜度:冷暖自知、完美比例

學期初的自我介紹海報,重點在Data Visualization與Infographic的練習。

課程內容:
本課程為平面設計課程之進階延伸。藉由課堂講述與實作練習,將平面設計課程所習得的設計方 法,以實例實作的方式,對設計的操作將更為熟稔。 作為「平面設計」課的延伸,這次並不只專注在Type和視覺元素,更延伸到完整Layout Design、Infographic的設計,相信對於排版和平面空間構成的同學會是很重要的練習機會。

比起平面設計,視覺傳達設計更注重圖文編排的練習。

與平面設計課不同的是,視覺傳達設計課更注重在「轉化」與「視覺敘事」的能力,藉由老師提供的各式題目和資料,學習找出內容中有趣的點,並轉化成易吸收、理解、圖文編排的作品,就是本次課堂的重點所在。

試圖以文字編排表達Paul Rand的經典名句,視覺化聲音的音量和聲調。

課程中的內容甚至經常要求跳脫「基本視覺的想法轉化」,希望同學能練習以視覺化表現其他感官:嗅覺、味覺、聽覺等等,是比平面設計課中練習更進一步的學習。

以圖文編排的方式練習視覺化「流」這個字,如何轉化其筆劃與圖混和,同時表現水的質地並兼顧整體版面是課題重點。

|期中 Project|

❶ 針對美國愛滋病研究基金會的年度報表(Annual Report)資料,實際提案兩款風格不同、具可發展成一本完整年度報表之視覺識別系統(Visual Identity)設計。

❷ 選擇其中一款,並實際應用於內頁排版設計(Layout Design),內容從基本的文字排版(Typography)練習,到處理大量財務數據之資訊圖表(Infographic)與資料視覺化(Data Visualization)皆有。課題更額外注重於主題元素的變化、對顏色的掌握力以及頁面間的視覺流暢度。

❸ 實際輸出並交付印刷,自訂尺寸、選擇紙材、印刷廠與裝訂方式,透過實際送印練習對印前處理和送印須知的掌握力,更包含不同氣質之作品如何透過紙張的紋路與觸覺轉化呈現。

我的期中作業。(A4,封面凝雪映畫200g,內頁100g,彩印,騎馬釘)
雖然是編排同一份資料,但期中發表時大家完成的作品都大相逕庭。

|期末 Project|

❶ 以「新竹市」的任一處場域(field)為主軸,同時身兼編輯與視覺設計者,思考如何「視覺化」這個場域並「說一個好故事(Storytelling)」,規劃發展成一本完整的書籍設計。自行收集內容,包含但不限於採訪文字、個人經驗、環境使用規範、現場聲音描繪、相關數字統計等。

❷ 以呼應場域的感受與形式為主,規劃書籍的開本尺寸、封面、頁數、紙材選用、扉頁、加工與裝訂方式等等,並實際交付送印。同時,在內頁排版設計上需延續一貫氣質,並盡量模組系統化且保持可變的彈性,以求在頁面之間具視覺流暢度而不顯呆版。

❸ 額外設計至少一個此場域內會使用到、或以此場域為靈感發想之周邊商品,同樣需自行決定形式並交付加工送印,視覺上則需與書籍風格密切契合。

期末依樣要完成一本書,只不過這次連資料跟內容都是自己蒐集而來,等於兼職編輯&視覺設計

視覺傳達設計課:期末作品「where we live」發表

時間 ░ 2020.01.06–03.30
地點 ░ 清華大學旺宏圖書館一樓 知識集弓形側牆


◆ 關於展覽 ◆
設計,源於生活的日常。然而,規律的日常,易因太過熟悉而讓人忽視。本展試圖找尋那尋常日常中的不尋常。以新的視角,讓這些隨處可見的物品,乃至平日走動的場所,藉由重新拆解部件與場域內的人事物,整理出新的敘事,再透過視覺設計的方式,賦予這些物品與場域新的面貌。就如wherewelive,當適當的字距被拉開時,就是讓人豁然開朗的瞬間。

課程名稱 ░ 視覺傳達設計
開課單位 ░ 清華學院學士班
授課教師 ░ 徐慈璟
參展人員 ░ 李欣恬、施宥丞、徐 靜、郭家佑、陳芳儀、蔡欣蓓、賴靜儀 ( 按筆順排列 )
特別感謝 ░ 教學發展中心「課程與教學創新小額補助計畫」、清大圖書館

二、自學資源

清大圖書館的豐富館藏

什麼!?清大圖書館有很豐富的設計館藏嗎?沒錯!

清大總圖 3F 編號 962~964 的地方放滿了各種經典暢銷的平面設計書,以下就隨便推薦幾本書(按鏈結進去就是每本在圖書館的編碼唷~)。

【Typography工具書】

歐文字體..1,.基礎知識與活用方法 / 小林章/臉譜出版
歐文字體..2,.經典字體與表現手法 / 小林章/臉譜出版
TYPOGRAPHY字誌.Issue01.造自己的字! /臉譜出版
TYPOGRAPHY字誌.Issue02 /臉譜出版
Typography字誌..Issue 03,.嚴選字型401 / 臉譜出版

【字型設計/字型知識】

商業設計師的字型應用帖 / 高智明/松崗資產管理
文字部 : 造字X用字X排字,14組世界頂尖字體設計師的字型課 / 雪朱里/臉譜出版
設計師的字言字語 : 中文字型設計 / 善本出版有限公司/松崗資產管理
設計師的字言字語 : 英文字型設計 / 善本出版有限公司/松崗資產管理

【完整Typography訓練】

設計師的文字力 : 字型應用.字體設計與文字編排的法則 / 克洛斯/松崗資產管理
圖解歐文字體排印學 / 臉譜, 城邦文化出版
好設計,4個法則就夠了 : 頂尖設計師教你學平面設計,一次精通字型.色彩.版面編排的超實用原則 / 威廉斯/臉譜, 城邦文化出版
字由字在談字型 = Typography / 朱其明/龍溪國際圖書

【版面設計書籍】

文字排印設計系統 / 伊蘭姆/臉譜出版
版頁構成與圖文編排 = Graphic art & web design /
潘東波/相對論
編輯設計學 / 柯德威爾/積木文化出版
版面設計這樣玩 : 43款Layout範例讓版型更出色 / 柘植Hiropon/城邦文化

【科普類書籍】
設計的科學 : 讓你一眼看穿好設計、壞設計 / 甲谷一/我識出版, 不求人文化 我們都被字型洗腦了 : 看字型如何影響食衣住行,創造看不見的價值 / 海德曼/三采文化
字型散步 : 日常生活的中文字型學 / 柯志杰/臉譜
漢字 [錄影資料] = Hanzi /
蔡牧民/繆思

【設計理論類書籍】

設計.Design.デザイン / 彭星凱/啟明
不要做設計 : 談日本知名設計公司~DRAFT創意總監宮田識 / 藤崎圭一郎/磐築創意
設計決勝點 / 狄索托/積木文化
設計師求生實用指南 / 蕭納希/馬可孛羅文化出版

【純粹長得很漂亮的書】

世界歐文活字300年經典 : 350件絕版工藝珍藏,令人目眩神迷的歐文字型美學 / 嘉瑞工房/臉譜出版
Design by wangzhihong.com : a selection of book designs, 2001–2016 / 王志弘/臉譜, 城邦文化出版
Alan Kitching’s A-Z of letterpress : founts from the typography workshop / Kitching, Alan,/Laurence King Publishing
100 years of Swiss graphic design / Lars Müller

載物書院平面與視覺設計小組

載物書院平面與視覺設計小組 (Tzaiwu Graphic & visual Design Group,簡稱TGD) 建立在清華大學載物書院之下,由我 (Munus)、呂彦青鄭維愷共同創辦,是一個致力於學習平面設計相關知識的共學組織。

TGD更致力於連結書院內具有藝術或設計實力的學生,並要求組內成員皆接手清大校內其他設計實務,共組設計實務研討會,為清華大學內的學生設計帶來更多實驗性的操作與水準的提升。

我們在107年下半年舉辦了8次的共學課程,內容涵蓋:

1 ● 二維的建築──字型排印學:字型是什麼?

(designed by Munus Shih

字型排印學(英語:typography)顧名思義就是一門綜合字體、排版、印刷的學問, 以排版使得文字更易認、可讀和優美的技藝。在紙面上構築空間、編排欄寬與行高的設定以及字距的調整等,因此在西方設計領域,這項技藝常常被喻為「二維的建築」。
文字作為平面設計的基礎單位,字型排印學自然而然成為視覺設計中的重要學問,載物平面與視覺設計小組系列課程將字型排印學劃分成點、線、面三部分。第一門從「字型是什麼?」開始探討,探討印刷術的發展對於字型演變的影響,間接講到字體(Typeface)的大分類,討論字重、中宮、重心等對選擇字體的影響;為什麼「可不可熟X紅茶」用的字體那麼好看?為什麼網頁常用無襯字?為什麼某水果公司的手機廣告都那麼精緻?連結回如何選擇正確、經典的歐文與中文字體?標楷體是醜的字體嗎?
從一個字的解構開始帶大家進入字型排印學與平面設計的天空遨翔!

2 ● 從六種字型縱觀歐文字體的發展史

3 ● 平面設計簡史:解放的風格 (Art Nouveau)

專注在介紹各時期的重要流派,並搭配實作去了解當時藝術家的想法,以及Typography的各種實驗與變化。

4 ●【講座】設計作為一件理性/感性的事

演講將分成上下半場。

上半場「設計作為理性的事」將綜觀設計史,從史上第一本活字印刷的古騰堡聖經看起,探究設計的起源來自理性的Typography,注重閱讀性與識認性。中段探討設計規範的理性關係,包含字距、行距調整、字體選用等等,並一路講到格式系統、瑞士國際風格、視覺引導,最後以格式塔完形心理學佐證當代平面設計的視覺規則。

「設計作為感性的事」
下半場探討設計中的藝術性,從Bauhaus的Less is More開始,講到New Wave的反叛與「Less is Bored」,與設計中版面構成與情緒、氣質的關係連結,一步步考究從西方的David Carson、日本的高田唯乃至台灣當代的設計師們如何詮釋與應對這種變化,進而反思設計中對於內容與形式的取捨,以及設計與藝術間相異又相離的微妙關係。

5 ●【工作坊】純文字與純圖像:TGD海報實驗工作坊

(designed by Munus Shih

圖像與文字作為平面設計中的兩大元素,圖與文、文與圖之間的相互作用不言而喻,在人們降低書寫頻率而轉使用emoji等Rebus表達情感的當代,諸如「形隨功能」或「功能隨形」的論述再度被廣泛探討。
此次工作坊以海報作為載體,試圖抽離文與圖形之間的緊密關聯,而分別實作純文字的「International Swiss Style」與純圖像的「Photomontage」海報,希望參與者在工作坊中能各自探索文與圖的極限與邊界,如何不用文字或只用文字就清晰傳達訊息,進而在未來綜合圖文構成的作品中降低雜訊,並大膽嘗試更多元豐富的表達方式。

6 ●【工作坊】isometric 插畫工作坊:一些簡介與實作

(designed by Weikai Cheng

講師維愷將以他負責紫荊季和台北捷運聲音地景計畫的工作經歷,帶領大家一步步實作流行的isometric風格插畫,對向量插畫設計有興趣的大家,絕對不要錯過唷~

7 ●【工作坊】佈展設計與實務工作坊

8 ●【共評】佈展作品修飾

如果想知道我們課堂上到底做了什麼,可以參考這個網站,那裏收集了一些我們共學的成品。

如果成為我們的常駐成員就享有免費(或優惠價格)參與工作坊的權利,飛行成員則需另外收費。小組成員皆可以加入我們的社團,獲取校園內外的平面設計學習資源、不定期的設計知識分享以及「小組活動第一手消息」,並享有搶先報名工作坊的機會。

課程進行時的課間作品。

下學期我們預計規畫更多有趣的課程和校外教學,如果想要Follow最新資訊的話可以申請加入我們的社團,一起認識對平面設計充滿熱情的大家~

三、實務經驗

喜歡平面設計的人,大多也是喜歡創作的人,不只想要欣賞美的視覺衝擊,也想要實際參與設計工作。不過,清大校內有哪些可以磨練設計的地方呢?以下列舉幾個我和朋友們實際參與過的專案或設計部門,提供給大家參考。

清大藝術季設計部

加入:每個上學期 (9~10月) 初招工,偶有變動
酬勞:無酬
工作量: ★ ★ ★ ★ ★ ★ ★ ★ ★ ★ 10/10
特色:大量的印刷品、主視覺設計,可完成個人的專案,視覺風格上也可以挑戰比較藝術性的探索,適合有不錯設計基礎的人來挑戰。

第七屆藝術季的設計部是我負責指導唷~
第六屆的商品材質橫跨帆布袋、牛皮貼紙、衣服等

清大藝術季算是校內獨立設計部門中,最具挑戰性的一個。除了主視覺設計+海報外,如果遇到展覽、戲劇演出等就會追加印刷品(票券、手冊、展板等)。

各屆還可能會視情況,要求不同類型的募資商品,舉凡CD、徽章、明信片、T-shirt、帆布袋等等,只要是印得出來而且找得到廠商製作的東西,都是有可能的,對於喜歡完成一整個專案並製作大量視覺延伸品(然後跟朋友說,欸這個是我設計的唷)的朋友們,這是你可以盡情完成一整個專案並(終於)有東西放上behance的時候了YAY。

藝術季的重點會擺在視覺系統的延伸。(designed by Munus Shih

但對於毫無基礎或非常忙碌的朋友,這個的難度可能就太高了一點,建議對於印刷有一定了解程度(例如材質、限制、對色、出血、製檔、油墨的運用等)或是你的部長非常carry的時候,再來挑戰唷!

(designed by Munus Shih

清大月涵文學獎設計部

加入:每個上學期 (9~10月) 初招工,偶有變動
酬勞:無酬
工作量: ★ ★ ★ ★ ★ ★ ★ ☆ ☆ ☆ 7/10
特色:涵蓋印刷品、主視覺設計,並需要將文學中的體悟轉換成視覺,且會有設計印刷一本書(月涵集)的經驗。

第三十一屆月涵文學獎視覺上以「蠢」字的原意做發想,彷彿萬蟲在冬眠後甦醒,準備為大地帶來新生。(designed by Munus Shih

月涵文學獎是滿具知名度的校內文學獎,我自己剛上大學時就是投入30屆的月涵設計部,並在部長鍾沁恆的帶領下練習設計。月涵文學獎設計上的特點在於,擁有完整一系列的視覺風格規劃,例如:30屆帶點陰沉的幾何風格,洽與該年的主題選擇有關(如30屆的活動與詩文選擇皆定調為陰暗、哀傷,這一點在視覺上也明顯表現出來了。)

31屆以黑色為基底,走的是陰沉幾何風 (設計:Munus Shih, 鍾沁恆 (Alyssa Chung), Hu Chi

而31屆則刻意反其道而行,開啟明亮而溫潤的有機風格,並在各種視覺上皆嘗試突破圖文分家的限制,讓文字擔任要角,而不再只是傳遞資訊的媒介,搖身一變成為主視覺本身。

從徵才開始就嘗試更有機的編制。(designed by Munus Shih
(designed by Weikai Cheng
以文字作畫(designed by Munus Shih

月涵文學獎設計部的特色在於,每年文學獎結束後就會出一本得獎作品集,也就是俗稱的月涵集,裡面收錄了該年的得獎作品還決審過程完整逐字稿,一本頁數落在300頁左右,且擁有ISBN碼,是貨真價實的書啊!

(designed by Munus Shih, Weikai Cheng

製作月涵集也就成了設計部的年度要事,除了要設計封面、插圖、裝禎外,31屆的設計部還需要用InDesign做整本書的內頁編排,統一字型風格、畫格線、做扉頁等等,算是令人興奮又頭疼的工作呢。

TED x NTHU 設計部

加入:每個上學期 (9~10月) 社博附近招工,偶有變動
工作量: ★ ★ ★ ★ ★ ☆ ☆ ☆ ☆ ☆ 5/10
酬勞:無酬
特色:視覺風格有一定的限制,且因為僅有一個大型活動,部員應該不需負責主視覺設計,而以延伸品居多,適合初心者。

TED的設計部也算是清大校內較具有標誌性的設計部,承襲TED原設計的色調,TEDx NTHU大量使用紅黑作為配色,並以簡潔的Sans和黑體字體互相搭配,看起總帶著明顯的Swiss International Style。

利用Helvetica和思源黑體搭配製作出經典的瑞士國際風格感
曾炯堯 (Chiung-Yao Tseng)負責設計的Re-跳脫了以往的風格,帶點清新感的glitch打開了在顏色跟字體限制下的另一種可能性。

不過因為只有一個年度活動 (而且是在下學期) 的緣故,工作量應該不算很大,每個人都有機會分配做到宣傳圖或視覺延伸。因應年會,應該也會有手冊或票券等東西,接觸到些許印刷品,如果沒有設計基礎或比較忙碌但仍希望練習的朋友,TEDxNTHU應該是滿適合的設計部門。

清大學生會設計部

加入:視情況變動
工作量: ★ ★ ★ ★ ★ ★ ★ ★ ★ ★ 10/10
酬勞:工讀金,視情況變動
特色:
可以分配到很多校園大型活動的設計,可見度很高。如果該年度學生會舉辦的活動內容較多元,則可以體驗到很多不同類型的設計專案。

(designed by Munus Shih

清大學生會設計部應該是清大校內設計工作量最大的部門,以26屆的工作狀況來說,當時的內容就包含:清華電影院、六個部門的活動&視覺、草地音樂祭等大型活動的所有設計、學生會本身的形象設計跟相關延伸等,算是非常非常忙的。

一年所需的視覺設計量驚人。(designed by Munus Shih, 張益銓

像草地音樂季會製作大型truss、學生會各活動都會印製酷卡跟海報等等,這是一個可以獲得完整設計流程經驗的設計部門。而且專案的類型囊括音樂表演、電影、企業識別、各類型講座等等,對於想要體驗或嘗試不同設計風格的人這是非常好的學習機會;又學生會的設計不是設計部長說了算而已,還會需要經手其他各部部長等,因此這也是大家搶先體驗與客戶交蹉的絕佳機會。

我認真提報視覺風格定調的PPT

我在擔任26屆設計指導時,還接到了來自學務組的邀約,希望我們可以負責承接學校舉辦給各校高中生的科系博覽會──紫荊季整體視覺規劃,當時由我擔任指導、鄭維愷負責主要設計的紫荊季應該算是年度最大型的設計企劃吧(放心~學校有給我們薪水)。
為了與學校合作愉快,我還在第一次校務會議時戰戰兢兢地製作了一份PPT向在場的上級長官們提案呢!幸好最後毫無懸念(零負評!)地順利通過了(呼~感謝飛天小女警的努力)

像這樣的工作內容,就不僅是磨練純粹視覺設計的技巧,也會因此訓練到一些如PA提報或跟客戶交際的手腕等等,看似「設計」以外的能力。

p.s.用插畫很容易收買長官們的心唷(designed by Weikai Cheng

梅竹賽主視覺設計

加入:約莫每年10月~11月初
工作量: ★ ★ ★ ★ ★ ☆ ☆ ☆ ☆ ☆ 5/10
酬勞:8000元,包含主視覺授權、海報、票券設計
特色:
因為是橫跨兩校的重要活動,因此海報的印刷量、票券、羅馬旗等等都算是可見度極極極極高的狀態,酬勞也算校園內相對較為寬裕的(可以再高一點~)。

徵稿時主要是交一張主視覺海報。(designed by Munus Shih

梅竹的進行方式是設計一張主視覺海報,參加閉門徵選。選上的主視覺為今年視覺主軸,交由工作會作之後所有的延伸應用,你就可以看到你設計的主視覺被放在各種東西上面,從羅馬旗、票券到官方轉播網頁,飄散在校園各處,非常有參與感。

(designed by Munus Shih

從我負責的50屆開始,梅竹籌委會更將票券設計加入徵稿的元素中,因此之後要設計的各位也需一併將票券設計考慮進去了(包含規則、時程、流水號、印章等等變動元素,是一大考驗呢~)

有意思的是歷屆以來的梅竹賽都以兩校代表物「熊貓、狐狸」為主,要不是畫兩隻動物競爭,就是兩個大頭漂浮,期待之後的梅竹主視覺能不能突破這個限制,在主辦方要求「 除繪圖之外,請包含清華與交通大學吉祥物(狐狸與熊貓)」的規範下,玩出新意來。

呂彦青設計的51屆主視覺。

各社團/友會/系所/系學會的設計工作

加入:視情況而定
工作量: ★ ★ ★ ★ ★ ☆ ☆ ☆ ☆ ☆ 5/10
酬勞:大多極低至無酬
特色:
雖然酬勞極低至無酬,但是練習與發展知名度的好地方,而且如果製作成衣服,在路上到處看見自己設計的作品,也會讓人非常有成就感呢。

醫科系的紫荊季酷卡,也可以做得很用心。(designed by Munus Shih
鍾沁恆設計的TASC主視覺成功轉換文字符號,為學生活動的視覺帶來一種高度

大家不要覺得「為梅竹賽設計」跟「為友會或是社團設計」這兩件事情好像有高低上的落差,我替梅竹賽設計跟我替某社團設計,這兩件事情的本質是一樣的。一個設計的價值並不僅在於客戶給了你多少費用,而是在與客戶溝通中所產生的思想碰撞,以及視覺完成後帶來的各種影響。

酬勞較多、能見度較高的設計的確會讓設計者較有成就感,但清大的校園風景並不僅限於那些大型活動而已。每一個社團、每一個系所的小傳單都在塑造清大給人的印象。

清大藝集的「四事如意」主視覺挑戰校園中較為少見的傳統元素,以新穎且帶點玩味的方式,成功以配色和符號詮釋標題寓意。

好比你要去逛美術館的時候,從FB的宣傳圖、網站的規劃、到達路上看見的羅馬旗、到達時的指標設計、內部拿到的宣傳手冊、主視覺本身、進展間的展版到動線規劃等等,視覺經驗是一件整體的事情,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。

如果我們希望讓世界知道清大也有好的設計,那就要不得不從小地方做起。

社團的海報設計是不是能再用心一點,上課的PPT、講義,系學會發出去的傳單、活動表單的BANNER、FB專頁的宣傳等等……。我們可能沒有要往視覺設計領域發展、沒有受過正規設計教育,所以也不需要做得太完美,但我們可以盡量把我們的用心放入設計裡。

不只是美美的海報,而是資訊如何整理可以讓大家快速找到資訊?行距和字距如何調整會是最舒服的閱讀狀態?(曾炯堯設計)

我不喜歡把設計看做就只是把東西做的美美的,對我來說設計是一件很科學的事情。跟心理學有關,跟良善的出發點有關,怎樣的排法會讓資訊最容易被閱讀,魔鬼就藏在細節中,好的設計是看不見的設計。

小林章說:「最好的字型,是讓人讀了只記得內容的字型」
那就是我心目中的好設計,忠誠地傳達資訊。
想到生活中所有的視覺都是平面設計師們細心的調整,所有的文字都是字型設計師的心血,所以我們閱讀資訊時才不會被干擾。

平常不會感謝設計師把馬路設計的這麼好走,因為馬路本來就該很好走,路不平的時候才會抱怨兩聲。平常不會感謝路燈或好坐的椅子,但一想到這一定是花了很多時間和試驗才調整出的結果,就覺得設計師們真的好偉大。

落選的東西也有它的價值所在。(designed by Weikai Cheng

所以我並不覺得設計只是把東西做的漂漂亮亮的,好的設計絕不是這樣。好的設計不只是搶眼的海報、花俏的家具、宏偉的建築。

好的設計是通用設計、是思考到每個人的,是連你沒有思考到的部分都替你想好的,那麼溫柔的,才叫做好的設計。

學習設計是因為想要幫助人。清大校園內就有很多的事物是值得讓我做一個好的視覺設計的,就像圖文不符為時事做懶人包一樣。像我為了清大的學制做了一個懶人包,這可能不算是什麼厲害的設計、也不需要請專業設計師來做,但這樣的簡報卻能把這個好的制度推廣出去,甚至讓大家都節省了到處找資料的時間。這樣的設計,對我來說就是值得免費做的。 (雖然理論上清大校方應該花錢請設計師把資訊處理好)

營服並不只是一件衣服,而是讓大家凝聚向心力,讓大家可以對組織感到認同、營隊結束了仍能驕傲地穿在路上的符號,這樣的東西不值得用心設計嗎?(designed by Munus Shih

而很多生活中的小細節可能不需要一一請到專業的設計師來鑑定,或者稱不上「設計」,只是讓事物更趨近好的狀態而已,而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了更能從這樣角度思考,去學習設計。好比會更細心的注意公共空間有沒有無障礙的設計,好比校內的指標擺放對於民眾來說是不是貼心的,文宣上的字級與字距是不是適合閱讀的,桌椅的擺放方式是不是能讓參與會議的人們都輕鬆的交談……等等等。

如果沒有,我們是不是應該做什麼來改變現況。因為只是多做一點思考,多做這麼一點點,世界也許就會變得更美好也說不一定。對我來說,會這麼想的也許才是真正的「設計思考」吧。

清華的校內刊物,在傳遞著資訊的同時也兼具了設計的理性與美感。(designed by 15x15 Studio

(完)

👏 拍 1-5   下:表示你覺得這篇文章很有意思。
👏 拍 6-10 下:表示你支持這系列,希望我們繼續寫下去。
👏 拍 11-20 下:表示你很贊同我們的觀點,也很支持這系列的企劃。
👏 拍 20下以上:表示你已經迫不及待看到下一篇了,我們也會為了你盡快生出來的~~

--

--

Munus Shih

木那斯,清大工程科學系 → Parsons 設計與科技研究所⚡⚡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分享和聊天 💫持續專注學習設計/工程中 🌌 http://munusshih.tumblr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