絕命讀詩(一):可能不會真的談到詩

Munus Shih
16 min readJul 16, 2018

兩個誤打誤撞相識的好友,分別離開學校半年,一個在亞洲流浪,一個停守在新竹,重逢後說好一起完成先前的約定,決定鋌而走險⋯⋯因此有了絕命毒師。

隨便作的banner,請不要要求那麼多,我們又沒有付費訂閱。

|開場人物介紹|

芷慧吳。三棲類生物,小說、散文、詩皆曾入圍並獲得北一女文學獎,清大月涵文學獎。

木那斯。沒得過獎的遜咖,不要臉的時候會說自己寫的東西叫作詩,即將出版詩集《廢詩集》。

芷慧吳 (以下簡稱芷):那我們要開始了嗎?

木那斯 (以下簡稱木):開始吧。

芷:我他媽學生證不見了!

木:真假!我可以為你哭一下哦。

芷:我正在研究要怎麼申請補發,學校網站上寫的很不清楚,還說隔天就能拿到,我不太信。

木:我現在如果說這讓我想到一首詩是不是很假掰,直接進業配主題。

芷:你可以說說看,我也很好奇學生證有什麼詩。

木:「有些東西失去了可以補發,而有些不行」之類的,讓我想到:

我花了很長時間分辨出痛苦不同於汽油
它可以沉入河流底部
但我希望痛苦能夠揮發

— — 〈路邊野餐(節錄) 〉畢贛

芷:其實我昨天去海邊玩水我也想到一首詩,經典中的經典。

錯過像風,你會淡忘味道。

這個冬季很有質感,像你的體溫。
我適合穿毛衣來來去去你的末梢,也許也適合噴嚏。

你玩貓時,笑得很毀滅,像海。

— — 〈你笑得毀滅像海 〉吳俞萱

木:如果是海的意象,我現在很容易想到你寫的三行詩

芷:你居然還記得,好感動

木:那句子一開始沒什麼感覺,但想了一下就會覺得很震撼。

把想說的話放入瓶中,想
寄給你但
海平面正在下降
— — 〈瓶中信〉吳芷慧

芷:身為作者我開始回想我曾寫過那首詩。老實說,我是個很少去到海邊的城市之蛙,呱呱。

芷:昨天海邊的景象,最震撼的是,海邊居然要收費,一人一百,而且還讓我看到垃圾。

木:我對海的印象倒是美好的多,我印象中最美的海在新竹白沙屯跟地中海,我記得從土耳其的這端遙望希臘,從海景飯店的落地窗看出去一整片海盡收眼底。

新竹白沙屯的海岸是我覺得最美的海岸 (credit : Munus)

芷:花蓮的海最友善了,湛藍,雖然沙灘上沒有潔白的細沙,但海水很溫柔。

木:海的確是很美麗的地方,也許是因為身為水象星座受到水的靈性感召(唐立淇上身),我一直覺得海是很美的、在文學上也是很漂亮的意象。我記得自己在歐洲的小攤販買了一本Walt Whitman的小詩選叫做《On the Beach at Night Alone》,也許又受到 Lana Del Rey <Blue Jeans> 或 Jarryd James <Do You Remember> 音樂錄影帶中黑色水面的影響,一直對深夜的海岸有某種憧憬。

Jarryd James <Do You Remember> (左) 和 Lana Del Rey <Blue Jeans> (右) MV中的黑色水面有種痛苦的美感

芷:海很美,但我第一次靠近大海的經驗很不美好,我記得我在馬來西亞第一次浮潛吃到海水,被那股苦苦鹹鹹的味道嚇死,害我一直不敢再沉下去。

木:海本身並不美,海風很鹹、海邊味道也很腥,但那個意象是很美好的。我有時候覺得我喜歡文學或藝術中某些東西的意象大過於他的實體,彷彿存在主義的相反,我喜歡他們的形式大於本質。

芷:海的意象很美,因為我不是個經常碰海的人,我喜歡《海浪的記憶》這個名字勝過它的內容。這本書的作者在上個學期有來清大演講,我聽到快睡著。

木:說到海好像應該說到廖鴻基,但我其實會先想到黃春明的詩,他描寫載著父親的骨灰罈回老家的詩近似散文,我每次看都會哭出來。

替老人家扣了安全帶,他沒說太緊
我們深深潛入月光,開車沿著濱海
我是鮭魚
骨灰罈子裡的父親,他也是鮭魚
我們一道遊向宜蘭老家歸去

每遇到大轉彎就覺得父親要離我而去
我側頭看看他
父親的回眸是大理石罈蓋濺過來的月光

銀色的世界風景連綿
這是我的世界,在公雞未啼的凌晨
更像是父親的世界

— — 〈帶父親回家(節錄)〉黃春明

芷:那首詩就是你推薦我讀的,彷彿可以看見濱海公路的景象,聞到鹹鹹的海風。

木:銀色的夜晚公路剛好就是我最喜歡的,黃春明很聰明地利用了魚跟父親的大理石罈蓋反射,寫出了這樣完整連貫月光和海洋的好詩。

芷:我想起來幾年前我領著父親的骨灰罈,坐上長長的禮車,回到墓地的那段路程。看著窗外發呆,想像父親去了什麼樣的世界。一種被全世界背離的極大空虛,在那個時候,填滿整個我。

木:我則最喜歡「每遇到大轉彎就覺得父親要離我而去」這句,讓我想起在奶奶過世的時候,因為遺體還在冰櫃中,所以並不覺得祂已經離開,但在火化後帶祂進寶塔時,將祂放在那裏說了再見。才第一次感知到那種意味分遠的離別,是真正意義上的分開。

芷:離別可以撕心肺裂,就是在這時候。所以我想到另一篇,我目前最喜歡的文章,豐子愷〈阿難〉。我把這段在心底念了幾百回,細細品味過,才知道為什麼說聲再見那麼難。

「像你的以一跳了生死,絕不攖浮生之苦,不更好麼?在浩劫中,人生原只是一跳。我在你的一跳中,瞥見一切的人生了。」

木:我記得在清大發生令人遺憾的自盡事件時,你也想到這首詩。

芷:那好像是我們正要變熟的那個學期。你在路上遇到我跟我講了對這件事的想法,那時候我才真的找到一個跟我有點共鳴的人,那就是你。

木:那個共鳴點是什麼呢?

芷:你說,你無法想像,在每天路過的地方發生這樣的事,然後,卻又一切都沒有改變。可能因為沒人跟我們一樣,真的把這件事放進心裡吧。

木:我是在心理學課聽到這件事的。中途下課老師請我過去,告訴我我們這組會少一個組員,後來才知道原來就是那個男生。後來在另一門通識課也遇到同樣的狀況,我才覺得這個人離我好近。當時才開學幾個禮拜,差那麼一點點機會就可以跟他說到話,這種時候,你很容易會覺得你有責任去做些什麼。那個晚上我在他的臉書加了他好友,其實我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。

木:我們都才20出頭,說到「離開」都會想到很遠以後,100歲左右。可是死亡可能同時又那麼靠近我們,在脖子喘息、在耳邊低語,那瞬間感覺到的可能不只有遺憾也有恐懼。

芷:後來升上大二時,我也有了差不多的遭遇。一個與我將產生強烈連結的女生,在我前去找她的時候,才知道,兩星期前新聞中的那個人就是她。這件事影響我好久,那個月我讀了好多好多書想讓自己逃離那樣愧疚的感覺,我一直想到如果我早兩個禮拜去找她,是不是就能發現她的異狀,她就不會走上那條路了。我覺得自己神經很敏感,如果是我,說不定有比較大的機率,發現她滅頂,可以伸出一隻手,將她拉起。

木:我覺得其實沒有人有必要為他人的決定負責,也許我們做再多也還是無能為力,也許時間越長對他們來說反而越痛苦。我們不能替他們做選擇,但我們可以選擇陪伴、去愛那些我們還能為他做點什麼的人。

木:等我一下,我去尿尿。

芷:這句不准刪。

木:很煩 XD

芷:那我先說昨晚讀到的某首詩,是我在去香港前,寫信跟林榮三基金會索取來的,第九屆的作品。

我們來把河搬近一些
山已經說不出話來了,而且嚴肅
嚴肅地冷
夕陽畫好就掛朝南那面牆上
雲可以拉開,這季節
沒什麼刺眼的了
陪入海口坐一會,剝一顆橙
渡輪停了很久,但我們
就在這房裡安頓下來
體溫與果香,春之邊緣
我愛你是因為我愛永恆

— — 〈情事〉王姿雯

芷:我第一次讀可能是高中,但我昨天翻到,就想起來有讀過,因為我最喜歡最後面那句「我愛你是因為我愛永恆」,這是我對這首詩的強烈記憶點。

木:我回來了,這首好美 <3 。話說,我們各說的這兩件事又讓我想到黃春明的詩,你記得他的兒子自盡以後寫的那首〈國峻不回來吃飯〉嗎?

芷:記得,你之前有推薦給我。印象中是很深痛的語調。

木:我覺得那是很平淡的語調,應該說是很平緩的語調,像爸爸的叮嚀一樣

國峻,
我知道你不回來吃晚飯,我就先吃了,
媽媽總是說等一下,等久了,她就不吃了,
那包米吃了好久了,還是那麼多,
還多了一些象鼻蟲。

— — 〈國峻不回來吃飯 (節錄) 〉黃春明

反而是因為這樣才沉重,因為好像一切都很平凡、都沒什麼改變,唯一變的就是國峻不在了。那種力道對我來說,比起嘶喊、比起痛哭來的更為深沉、更為痛苦。

我曾被爸爸傳來的Line感動到,內容是這樣說的

媽媽說你今晚回來吃飯
幾點下課?
要我去載你嗎
幾點?

一般情形
我五點下班
媽媽說要一起吃飯
早點回來
早點回來

— — 〈爸爸的簡訊〉木那斯

這是完整的簡訊內容,原封不動,我只重複了最後一句讓它念起來有韻律的感覺,然後命名叫〈爸爸的簡訊〉放在詩集裡。

芷:看得我好想吃飯(離題)

木:平常爸爸是很含蓄的人,有愛也不會說出來,但他卻很容易在簡訊中表達出關心,也許這是我們私底下的默契也說不定。

芷:我快想不起爸爸的樣子了。但記得有一次,我在醫院吊點滴,只有我爺爺來看我,他問我要吃什麼,累不累,我就哭了。很簡單的話,在某些情況下會變得很強烈。

木:我喜歡簡單的話。比起排列起來很有華麗感的詩句,我更喜歡平鋪直敘、白話一點的,像說話一般的句子。這類的作品好像都被稱為「抒情詩」,主流的(晚安詩會分享的)現代詩人基本上都是這類的樣子,潘柏霖、徐佩芬、鯨向海、陳繁齊都是這類的詩人。

你或許是
好不起來了
但那真的沒有關係
我也沒有很好

我一樣害怕睡覺
只是有吃飽
有時候會笑
還是想要自己好看
每一次面對人群
都還是很想留下來
也很想逃跑

— — 〈日子有天會比今天還要溫柔的〉潘柏霖

芷:這些作家的作品,我在香港書局看見,都擺在顯目的位置。潘柏霖爆紅初期有些作品,還常常讓我產生錯覺是我夢遊時寫的。他的特色就是強烈的第一人稱加上慘綠少年。讀他的詩常讓人想起談戀愛很困難的那些部份,最多的大概就是單戀吧,我愛你但你愛他。

潘柏霖的第四本詩集《恐懼先生》

木:我都跟朋友戲稱他是詩界的悲劇版Peter Su,相比心靈雞湯來說,他的詩就是心靈巫婆湯,喝起來又苦又酸,但是卻讓人很舒服。

芷:彼得蘇太正能量了,我看到就怕,豆頁痛又反胃。

木:我也不喜歡,應該說現代的心靈雞湯就是分成兩種,一類是「正能量」的心靈小語 (Peter Su),另一類就是「負能量」的句子,例如天天來點負能量之類的。那些文章用誇大的切膚之痛讓你產生共鳴,比起說「沒事啦會更好的」,更像說「我跟你說我也一樣慘」這樣,潘柏霖就是屬於後者。

少年歌德的煩惱:男孩愛上女孩,女孩嫁給其他人,男孩轟了自己的腦袋。 (source: https://apilgriminnarnia.com/)

芷:若是要延伸到更早的作家,我覺得是少年歌德的煩惱。那本書是苦戀的代表,作者就是那個年代的文青,愛得很專一,但無奈夏綠蒂不愛這種軟趴趴的少年。

木:戀愛自古以來就是詩文裡常見的題材,比起熱戀大家更愛看苦戀。但比起大悲大痛、永遠得不到的愛戀,我更喜歡那種有一點點痛、點到為止的愛,像披著溫暖的毛皮卻有些發癢,像大啖鮮美的果實卻有毒素一點點、一點點的腐蝕破口腔黏膜,這首〈被你肩上的星光灼傷〉完美呈現了我的想法。

「還要走多久,才是遠方?」
你望著我,直到星星墜落
沙子像米,深陷在鞋的期盼裡
你談起幾件夏天的舊事:戀情、社群
虛榮與稚氣的暴漲與削弱
偶爾也推一推鼻樑上的鏡框
海是黑的,為了呼應夜色
但仍貢獻出白浪之歌
遠方是山,霧氣修改成糢糊的龐大剪紙
我們的岸愈來愈輕
或者已承受不了僅僅一次出發

「我還不打算離開。」
你用手指出七顆星星的位置
從書上複印下來的其中一種說法
被微笑轉述,抵達唇齒的下游
把答案交給浪花:破碎的真相論
天氣涼了,一如逐漸的心情
沒有說出口的,留給自己記得
這一夜,曾被你肩上的星光灼傷
那麼短,卻又那麼長

— — 〈被你肩上的星光灼傷〉孫梓評

看到這個時我想到新海誠的《秒速五釐米》,他有點像是一個trilogy,第二節的標題叫〈太空人〉,裡面的女主角暗戀男主角,他其實知道卻一直沒有表態,總是愛的很淡。

我印象很深刻,女主角哭著說了「可不可以不要對我那麼溫柔」(有夠經典),然後日本的探索衛星也在這段時間於種子島宇宙中心地發射,呼嘯而過天空。兩人一時之間被震懾了,那個衛星的發生就彷彿他們的青春硬生生地結束了,或那個女生淡淡的愛情單方面地結束了,那也許不是很自願地,但那不一定就不是美好的。

那個衛星彷彿女主角的愛戀與青春,發出了一聲巨響的同時,就硬生生地結束了。 (Credit : 秒速五釐米 - 電影截圖)

芷:秒速五釐米,我看過,但印象很淡,三部都是非典愛情,看過太多芭樂愛情,我對愛情的口味一直很大眾,我不嚮往什麼文青級的戀愛,不喜歡複雜,希望他比我單純,或是比我笨也沒關係,不想體會到什麼「傷過才知愛過」的道理。雖然談戀愛好像是人生必經的一段旅程,但我一直覺得自己還沒啟程就已經遍體鱗傷了。我還是比較喜歡看完心裡會甜甜的那種愛情電影。

木:現在如果要我看悲情電影我也看不下去 (笑) 人生已經夠多苦難,不需要看別的東西讓我心情更糟,真要來還是看點寶寶或狗狗影片療癒一下比較實在。說到這裡,請推薦一首暖心的詩。

芷:我來想一下。啊!

木:在你想的同時,我要來分享好笑的詩

麻雀雖小
也沒我小
因為我
超雖小
— — 〈雖小〉陳柏伶

第一次讀應該會很容易聯想到,也是以莫名其妙、詭譎怪異意象詩聞名的大馬詩人假牙。

那年去非洲旅行
他爸爸被獅子吃掉
他媽媽被鱷魚吃掉
他弟弟被黑豹吃掉
他妹妹被蟒蛇吃掉
現在每逢想家
他就去參觀動物園

— — 〈鄉愁〉假牙

木:我剛開始寫詩的時候,就寫了

「流啊流/叔叔從河流漂到大海/姐姐從湖底浮了起來/爸爸從十樓墜到一樓/奶奶從土裡爬了出來/大團圓」 — — 〈快樂的大團圓〉

這樣的怪詩。朋友就立刻說很像假牙的詩,但其實我從來沒聽過也沒讀過,那時候最喜歡的詩人是夏宇。看到假牙才嚇一大跳,若要說英雄所見略同感覺好像又太高攀了一點,還是不說的好(笑)

芷:我想起我的假牙詩集在你那裡。

木:就在架上,才剛翻找詩。

《我的青春小鳥》收錄了大馬作者假牙詩作一百零五首,全是他不時文藝病發的副產品。(source : 博客來)

芷:我想推薦林婉瑜的詩,但我一時想不起來。

木:請Google。

芷:找到了!

曾經是那樣的人
熬夜就要到天亮
散步就把整條路的街燈都數完
打開啤酒就要喝光
愛一個人就要一生

是生命教我
折衷
有益健康

我終於願意
讓你半途而廢
自己一人走完
剩下的一半路程
— — 〈半途而廢〉 林婉瑜

芷:那時候看到感觸很深,真的讓我想到,我曾經也是那樣的人,但現在不是,再比較前後的自己,哪個比較好。

木:你一說「前後的自己哪個比較好」立刻讓我想到這首詩!

你知道離開漩渦的方法是不要動嗎
和離開今天的方法一樣
又是晚上
我不知道自己在哪。明明不是海
卻有那麼多浪。明明不是昨天,卻
沒有什麼不一樣。你睡了嗎
你知不知道除了明天
我們還能去什麼地方

你睡了嗎。拉開窗簾
看見別人的窗戶發出光亮
那些不屬於我們的影子
都屬於更好的形狀。又是晚上
我多怕你夢見更好的我們
然後才醒
怕你因為更好的我們而傷心
像一張地圖
讓迷路的人傷心那樣

— — 〈並不(節錄)〉蕭詒徽

芷:這首蠻有感覺的,明明不是海,卻有浪。迷路的人,迷失方向,傷心⋯⋯

木:竟然又回到我們開場的海,讀者一定覺得我們編排真是深思熟慮(其實並不)

芷:海就是深不可測才能有那麼多不同意象。我好想去考潛水證呀~

木:小時候有幻想過買潛水相機,後來發現我根本不會潛水,只能從一個距離去看海,也許也是距離造就了美感。我記得自己很喜歡的電影《The Great Gastby》中有一景是從遙遠的海岸望過去的綠燈,霧氣蒸騰,那也是小說中最後的意象。對我來說,岸或沒有岸、海或沒有海,就是要從這種距離欣賞才充滿美感。

「Gatsby相信那盞綠燈,相信它代表極樂未來,雖然這個目標一年又一年地在眼前倒退。未來曾經從我們手中溜走,不過,無所謂──明天我們會跑得更快,手臂會伸得更長…總有那麼一天……但我們仍奮力向前,即使像逆流的小船,不斷被湧浪推回過去。」

芷:在我以前的認知中,海很美好,一直到我那次潛水時,發現我根本不會游泳,在泳池跟大海會不會游泳並不是同一件事,我記得我一直嗆水,緊閉雙眼怕隱形眼鏡飄走。但事後回想起來,那次潛水就是與大海最靠近的一次了,所以我還想去考潛水証,才能去更深的海底探索。

木:世界上應該很多東西都是這樣,離得很遠卻想要靠近,靠近了卻反而會受傷害,受傷害後卻不想離開,想更近一點。我想到愛情,你想到大海。又或者愛情就是大海,像任明信寫的

當你的海
就不會在意你沒有岸

— — 〈下輩子〉任明信

芷:「我夢見我在海裡/你是島」忘了是誰寫的,印象中是某個朋友。

木:某個朋友叫吳芷慧嗎?

芷:可能是我想像的朋友吧!

木:怕.jpg

芷:其實上面那句如果看成「你是鳥」就會蠻好笑der

木:不是應該想到泰戈爾的「漂鳥集」嗎?

芷:那本我沒讀過,我書讀得少。

木:不對,其實好像應該要想到「海鳥跟魚相愛,只是一場意外」

芷:「我們的愛,差異一直存在」,我們這篇開始要歪了

木:回不來~我以為這篇要完結了耶

芷:那就斷在我這裡吧。

(完)

|幕後花絮|

木:忘記還要說些完結的話,什麼請大家支持之類的
芷:我之前跟你見面聊的或是電話講得大概是這邊內容的十倍,可惜沒有錄下來。
木:我們還可以再出下一集怕什麼,我都還沒提到我最愛的瘂弦
芷:你喜歡瘂弦!這個作家我好久沒看到了欸~
木:我還愛張默咧,洛夫的《石室之死亡》我也買了一本
芷:那我要回去多充實下自己,也可以順便聊聊我修了一個學期的香港文學。
木:我想聽~等不及了!

(完)
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想支持我們寫更多這類的內容,請幫我按下面的「拍手」👏 拍 1-5   下:表示你覺得這篇文章很有意思。
👏 拍 6-10 下:表示你支持這系列,希望我們繼續寫下去。
👏 拍 11-20 下:表示你很贊同我們的觀點,也很支持這系列的企劃。
👏 拍 20下以上:表示你已經迫不及待看到下一篇了,我們也會為了你盡快生出來的~~

--

--

Munus Shih

木那斯,清大工程科學系 → Parsons 設計與科技研究所⚡⚡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分享和聊天 💫持續專注學習設計/工程中 🌌 http://munusshih.tumblr.com/